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 #28

28.人有两种官能构

二、意愿和理解力

28.人有两种官能构成他的生命:一种被称为意愿,另一种被称为理解力。这些官能彼此不同,却又如此被造,以至于可以合而为一;当合而为一时,它们被称为心智。因此,人类心智由它们构成,人的整个生命就在它们里面。

属天的奥秘 #3388

3388.“因为她甚

3388.“因为她甚是好看”表示它因被称为神性而很容易被人接受。这从“好看”的含义清楚可知,“好看”是指因其形式非常悦目,因而很容易被接受的某种东西。此处论述的主题是那些拥有信之教义事物,但没有从良善拥有对真理的任何感知,只有对父母和教师所教导的真理的良心之人。他们就是那些被称为“这地方(即基拉耳)的人”之人(3385, 3387节)。对这些人来说,确认真理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声称一个事物被称为神性,因为这会立刻唤起他们对神圣之物的概念,这种概念会给他们提供对告诉给他们的每一个事物的一个全面确认,即便他们不明白。尽管如此,他们所听到的东西必须适合他们的理解。对一个人来说,知道某个事物存在是不够的;他还想知道它是什么,具有什么性质,以便对它的确认可以抵达他心智的理解力部分,并从那里回来。否则,某个事物的确可以被引入记忆,但它待在那里就像某种死物,或毫无意义的声音;除非某种确认或支持的证据或观念(无论它来自哪里)将它固定在记忆中,否则它就像对只是回响在脑海中的一个想法的回忆,或对纯由声音制成的某种东西的回忆那样溜走了。

属天的奥秘 #3508

3508.“以扫往田

3508.“以扫往田野去打猎,要把野味带来”表示对良善的情感获得可以与神性理性联合的真理的努力。这从“以扫”的代表和“往田野去打猎,要把野味带来”的含义清楚可知:“以扫”是指属世层的良善,如前所述,因此是指对属世层里面的理性良善的情感,因为属世层里面的良善不属于属世层,而是属于属世层里面的理性层(参看3498节);“往田野去打猎,要把野味带来”是指为它自己获得真理的努力,因为“田野”是指有良善的土地或好土存在的地方(3500节),“野味(即猎物)”是指从良善获得的真理(3501节),“把野味带来”是指获得它,因而将它与神性理性联合。
如前所述,此处在至高意义上论述的主题是主的属世层的荣耀,在代表意义上论述的主题是人里面的属世层的重生(3490节)。按照次序,这一切应当通过真理,也就是通过良善和真理的知识或认知实现,因为没有这些知识或认知,属世层就不能从理性层,或通过理性层获得光照,从而不能重生。知识或认知是接受从理性层流入的良善和真理的器皿;这些器皿接受的质和量就决定了它们被光照的质和量。从理性层接受良善和真理的器皿就是属世层的真理本身,这些真理只是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或认知和教义事物而已。良善就来自流入事物的秩序,和那里存在于它们自己当中的秩序;或说对流入事物的安排和它们在自己当中所保持的秩序将这些真理变成良善。这就是属世层的良善的来源。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